时间加载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文献中心>期刊文献>正文

有菌类才有和谐的大自然

作者:吉林日报 来源:吉林日报浏览:3282次时间:2014-09-17

李玉,著名食用菌专家,1944年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菌物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四届、五届成员,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尽管木耳、香菇、金针菇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但是在很多人眼中,这些被称为“菌类”的蘑菇们大概就是一个个有形“大细菌”。“菌类”是细菌吗?食用这些菌类食品究竟是否如社会上传闻的有诸多禁忌?小小的蘑菇怎样带来巨大的效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拜访了食用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

记者:在很多人眼中,食用菌和细菌基本上是一种东西,从专业的角度看是这样的吗?作为食用菌的研究者,您怎样定义食用菌?

李玉:细菌的“菌”和食用菌的“菌”是两码事。汉字中,菌字作为食用菌的含义使用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国的菌类指的是蘑菇。汉代的《神农本草》就有“灵芝上品”的记载。更早以前,以灵芝为代表的菌类作物,是用于佩戴在身上,表达自己美好气质的,这一点,《洛神赋》和《老子》中都有体现。

细菌是近代词汇,来自日本语的翻译,指的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小型、原始单细胞生物。从微观定义上看,细菌指的“菌”是原核生物,肉眼不可见;食用菌的“菌”是真核生物,是肉眼可见、手可采摘的。这两种虽然都叫“菌”,事实上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这两种东西恰好叫了同一个名字而已。

我给食用菌总结了3句话:一是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二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三是支撑国家食物安全、粮食安全的生力军。分析“菌”字,可以看到,草字头代表祖先认为菌类是一种植物,下面的“囷”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廪之圆者”,就是说我们的祖先认为蘑菇是一种植物,是圆顶的粮仓。打个比方,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来了,所有的植物都不能继续生长,只剩下一些秸秆的话,我们照样可以用种蘑菇的方式把它变成可食用的粮食。

世界上没有菌类会怎么样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由于没有菌类的分解作用,放眼望去,秸秆、枯枝、落叶堆积如山,尸体废物堆积如山,世界将是不堪忍受的世界,只有用菌类把这些分解,让他们成为无机物分子,回到大气土壤当中,循环往复,地球才是平衡和谐的。可以说,有菌类才有和谐的大自然。

记者:当下,食用菌是继粮食、油料、蔬菜、果树之后的第五大农业产业,同其他的农业产业相比,食用菌生产有什么特点?

李玉:食用菌产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国际上对于循环经济的定位需要符合3个“r”,即reduce、reuse、recycle,换成中文来说就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试想现在什么经济模式能真正符合这三个“r”呢?我想食用菌产业当之无愧——以秸秆为代表的农业废弃物,在生产完食用菌之后再还田、再入池、再做燃料,这个过程就非常好地体现了上面我们提到的3个“r”的标准。

总结起来,食用菌这个产业的特点有5大特色:

不与人争粮。我们都知道,喂养牲畜是需要粮食的,不管是养牛还是养猪,不用粮食喂养牲畜就长不大,就没有产出,但是食用菌的生产就不需要粮食,只要有秸秆,有菌种,创造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就可以了;

不与粮争地。种植食用菌可以不选择好地,对于粮食生产来说,良田才能高产,可是食用菌不需要,只要创造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戈壁滩、山洞中也可以种植食用菌。与此同时,食用菌还是非常好的粮食,菌类蛋白的质量要远远高于大豆蛋白,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

不与地争肥。菌类的种植不需要上肥,并且菌类生产中产生的下脚料还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用它培肥的土壤生产出来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质量要明显高于其他产品,就是说菌类生产不但不争肥料,还能提供肥料;

不与农争时。食用菌的种植不需要配合时间,任何季节,只要想种就能种得出来,这样的话,农民农忙的时候可以不种食用菌,农闲的时候再种植,所以我说食用菌的种植是给懒汉干活儿创造条件;

不与其他争资源。同其他农业产业相比,菌类生产是节水的。生产同比例的干物质,生产一公斤水稻的用水量是682公斤,小麦是557公斤,玉米是349公斤,食用菌的用水量只有2至4公斤,是其他作物生长几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