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加载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信息>正文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河南食用菌网 来源:河南食用菌网浏览:94次时间:2025-01-06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023年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从业人员的勤恳努力,发展质量稳步提高,食用菌各类木腐菌品种生产规模折合62.46亿袋,加上草腐菌等主要品种,各类食用菌鲜菇产量630.08万吨,同比增长4.59%,产值474.12亿元,同比增长9.52%。

2023年河南省主要食用菌品种规模和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香菇鲜菇产量430.8万吨,较2022年406.7万吨增长24.1万吨,继续保持单品种绝对优势,占总产量的68.39%。平菇生产规模和产量微量增长,鲜菇产量91.4万吨,比2022年的87.4万吨,增长4.5%。双孢蘑菇、草菇等品种生产规模和产量略有增长。金针菇、杏鲍菇、蟹味菇等品种的工厂化生产规模稍微下降。羊肚菌品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生产规模快速扩大。其他小宗品种如大球盖菇、黑皮鸡枞菌、灰树花、金耳、竹荪等品种发展规模稳步扩大。

2023年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种植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4年河南省食用菌产量数据看,香菇单一品种独大的整体格局基本没变,但是部分珍稀品种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羊肚菌生产规模连续增大,姬松茸、大球盖菇、金耳、绣球菌、灰树花等品种在部分县市开始试种和示范性推广,示范效果良好

省内主要品种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优势产区主导品种更加稳固,单品种内部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快,良种普及范围进一步扩大。

二、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大省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已经形成共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正式成立,打破了食用菌产业大省没有省级专业科研机构的僵局,将很快形成学科完备、科研条件良好的食用菌创新高地。

食用菌学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水平和能力稳步提高,产业一线技能型人才数量稳步增加,人才水平稳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高,本土团队相继培育出一批优良新品种,一批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快速应用,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能力稳步提高。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对食用菌产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经费投入,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稳步提高。

为期三年的河南省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顺利完成,初步理清了河南省栽培类种质资源的现实利用情况,基本摸清了河南省主要区域野生食用菌的分布状况和生态习性,《河南省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报告》正式出版发行。

三、产业政策影响作用进一步发挥

近几年,河南省连续出台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各类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正在发挥积极引导和示范作用。

2023年11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河南省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豫农文(2023)466号),标志着河南省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部分省辖市和主产县相继出台支持食用菌产业区域发展的政策和办法,这些政策已经并继续发挥着良好的推进作用。如卢氏、清丰、嵩县、汝阳、鲁山等地,支持食用菌发展的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县域食用菌产业发展势态良好

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机械化、智能化、工厂化发展方式已经被业内人士广泛认同,近几年河南省各地食用菌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现代化生产方式成为产业发展主流,智能化先进工艺技术应用比率大幅提高,产业发展模式发生巨变,生产效率、劳动效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三产融合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一产、二产、三产同频共振和谐发展能力逐年增强,食用菌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和加工品种快速增加,产品加工比率稳定提高。

五、产品加工水平进一步提高

各级政府注重引导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重视食用菌种植业良性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食用菌产品的加工,食用菌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食用菌加工品种不断增多,加工比率稳步提高。

一些大型企业开始关注以食用菌为原料的保健产品、医药产品、化妆类产品等领域,进军新型加工产品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六、出口产品内容进一步丰富

传统出口产品如干菇、罐头类产品,继续保持稳定格局。一批出口型生产加工基地稳步壮大,产品出口种类和数量稳步增加。新型出口产品正在发生较大变化,成品菌丝体产品出口数量和出口国家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如香菇、平菇、双孢蘑菇等品种的成品菌丝体产品。食用菌相关装备、设施及配套产品等出口规模也在快速扩大。相关品种的配套工艺技术和人才也成为了出口的新型产品。食用菌产业的出口创汇格局在发生较大变化,河南产品、方案、技术、人才等已经在国际食用菌舞台上崭露头角。